“我同意调解结果。”“我也同意!”近日,一场曾因空调安装、露台使用等问题而“剑拔弩张”的邻里纠纷,在多部门联合调解下,终于温情落幕。楼上楼下两户业主从针锋相对到握手言和,不仅是一起矛盾的成功化解,更是我区依托“网格治理”,将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的温暖缩影。
一切始于迎泽桥西社区网格员武玲一次再普通不过的日常巡查。凭借对辖区情况的熟悉和对人情世故的敏锐,她察觉到二楼住户安装空调的举动,引发了楼下邻居的强烈担忧——外机管线走向、漏水隐患、露台隐私和心爱花草可能受影响,都成了双方情绪的爆发点。
作为基层治理的“末梢神经”,武玲第一时间主动介入,耐心听取双方诉求,努力寻找共识。虽然初期调解因双方积怨较深而效果不显,矛盾甚至一度升级至信访平台,但她始终没有放弃。凭借前期掌握的详实情况,武玲果断采取“一线处置”的策略,持续上门安抚情绪,充当邻里间的“缓冲带”。
迎泽桥西居委会等力量被有序整合起来,共同会商,形成了“一方吹哨、多方响应”的协同治理格局。
“调解的本质是沟通,目的是解开心结。”在整个过程中,各方力量始终秉持这一理念。这里既有对法律规定的严格遵守,也有对邻里情谊的真诚呼唤。网格员武玲全程跟进,及时反馈双方心态变化,联合工作组多次上门沟通、组织现场协调。终于,在多轮耐心细致的工作后,两户业主打开心扉,互谅互让,自愿达成了和解。
这场纠纷的圆满解决,生动展现了“网格探头发现、平台统筹协调、部门联动处置”的基层治理路径。下一步,迎泽桥西社区支持他们更好地扮演“民情前哨”和“协调纽带”的角色,不断优化跨部门协同机制,凝聚社区治理资源,让“邻里和睦、社区和谐”。